清华大学出版社-pa贵宾会

pa贵宾会 > 图书 >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第5版)
本书第1版于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工科电子类优秀教材一等奖;第2版于2001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3版于2004年获全国****书金奖,2005年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作者:戴梅萼、史嘉权、史云凌

丛书名: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在线购买
分享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前言序言
资源下载

"本书多年作为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和电子类专业本科生必修课“微型计算机原理”的专用教材,并长年被国内400多所高等院校选用,是一本广受任课教师和学生好评的高水平教材。 第5版主要以pentium为例,系统讲述了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核心设计思想。首先分析了cpu的原理结构、总线周期、中断机制、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以及多核和超线程技术;其次阐述了存储器管理技术和高速缓存技术;接着讲解了微型计算机和外设之间的各种数据传输方式,其中,着重分析了中断方式和dma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传输特点,并用较多篇幅讲述微型计算机的接口技术,逐一讲解了各关键接口部件以及多功能接口部件的原理和应用;再次讲述了键盘和鼠标技术、显示技术、打印机技术、硬盘和光盘技术以及总线技术,特别对pci总线技术进行了重点讲解;从次介绍了主机系统的整体结构,对bios和系统控制芯片组作了透彻讲述,由此使读者对微型计算机系统建立整体观念;最后简述了arm、riscv系列非x86微型计算机系统。 在各章中,对重点技术都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利于读者对微型计算机技术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深入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应用,同时,对关键技术尽量阐述其设计思想和创新点,以启发和培养读者的创新能力。 编者基于深厚的教学和科研功底,以一贯精益求精的科学作风,对各章内容的选择、组织和表述进行了精心策划,特别注重符合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对所有技术都讲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本科生和电子类专业本科生的教材;由于注意了尽量减少对其他专业课的依托,所以也完全可以作为非计算机类专业教材;对于从事微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科研人员,本书也是一本内容翔实、可读性非常好的自学教材和参考书。如同清华大学有学生所评价的,这是一本“价值大大高于价格的书”。 "

戴梅萼 1946年出生,上海市人,1964年由上海中学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1970年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现任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自研究生毕业后,长年从事微型计算机技术的教学和科研。曾作为主要完成人或项目负责人,由于出色完成“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而获得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级科技进步三等奖、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次重要奖励。

第5版前言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已经发展至第5版,发行80万余册,经过4个版本的沉淀与升华,在国内400多所高等院校计算机类专业和电子类专业中赢得了广泛认可。在老师和同学的鼎力支持下,编者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编写了第5版,以持续为兄弟院校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最新的知识。 计算机科学作为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之一,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理念。微型计算机的集成度显著提升,尤其在移动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第5版的核心目标在于承前启后,延续前4版的指导思想。为展示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原理,本书仍以pentium为主线,同时引入最新的技术解释,以确保知识的持续更新。编者遵循认知规律组织内容和表述,坚持保持本书通俗易懂的核心理念,以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 第5版的重点更新包括以下内容。 (1) 修订陈旧的技术和表述,以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2) 增加对当前广泛使用的arm、riscv系列的相关介绍。 (3) 强调多核和超线程技术的介绍,以反映当今技术趋势。 (4) 简要修改存储器相关的介绍,使之更符合实际应用。 (5) 增加对微型计算机实验体系的介绍,以便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参考。 在实践中,编者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价值,因此在配套的实验教材中增加了相关实验,以帮助读者通过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这些知识。即使在没有实验硬件平台的情况下,通过实验教材的详细说明,读者也能通过思想实验提升对整个理论知识的掌握。 在使用本书时: 如按48学时安排,则可选学第1~7、9、15、16章;如按64学时安排,则可加选第10~14章,如是侧重计算机控制的专业,则可...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目录
荐语
目录

第1章微型计算机概述1

1.1微型计算机的特点和发展1

1.2微型计算机的分类2

1.3微处理器、微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系统4

1.3.1微处理器4

1.3.2微型计算机5

1.3.3微型计算机系统7

1.4微型计算机的应用8

1.5微型计算机的性能指标9

第2章微处理器10

2.116位微处理器10

2.1.18086的编程结构10

2.1.28086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14

2.1.38086的操作和时序23

2.1.48086的存储器编址和i/o编址37

2.232位微处理器40

2.3pentium的指令流水线技术43

2.4pentium的工作方式46

2.5pentium的原理结构47

2.6pentium的寄存器和相关机制50

2.6.1基本寄存器组50

2.6.2段寄存器和描述符以及保护方式的寻址机制52

2.6.3系统寄存器组54

2.6.4浮点寄存器组58

2.7pentium的主要信号59

2.8pentium的总线状态64

2.9pentium的总线周期65

2.10pentium的中断68

2.10.1pentium的中断机制68

2.10.2中断描述符表70

2.11pentium的保护技术71

2.11.1段页两级保护机制72

2.11.2程序运行中的保护73

2.12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技术发展74

2.13itanium微处理器概述76

2.14微处理器多核技术76

2.14.1多核技术的概念76

2.14.2多核技术简要分析77

2.1...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已经发展至第5版,经过4个版本的沉淀与升华,在国内 400多所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和电子类专业中赢得了广泛认可。第5版的核心目标在于承前启后,延续前4 版的指导思想。为展示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原理,本书仍以 pentium 为主线,同时引入**的技术解释,以确保知识的持续更新。编者遵循认知规律组织内容和表述,坚持保持本书通俗易懂的核心理念,以满足读者的学习需求。


网站地图